低空经济下的公路交通,正以路空协同立体交通的确定性、机遇性和未来性特征,成为创新的热土、投资的热土和发展的沃土。2025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低空经济赋能公路交通发展”平行论坛瞄准确定性目标,南湖交科院二次承接主题内容,延续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推飞行汽车上天 助低空经济落地”分论坛主旨,持续进行平台功能升级与模式创新,聚拢生态伙伴,围绕路空协同立体交通的战略选择、战术布局和战役筹划展开讨论。
6月12日下午,2025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低空经济赋能公路交通发展”平行论坛在苏州成功召开。论坛由中国公路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主办,国家高端智库—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嘉兴南湖区路空协同立体交通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南湖交科院”)协同路空一体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承办,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执委会主席翁孟勇出席会议并致辞。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徐亚华,交通运输部机关党委原常务副书记柯林春,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靳兵,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方海,空管专家周琦,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主持工作)王大鹏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来自路空产业链条中的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基础设施、管理保障等环节的近百名代表齐聚一堂,共话路空融合生态。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执委会主席翁孟勇
▲翁孟勇为周琦颁发论坛组委会主席聘书
翁孟勇指出,低空经济“三分在天,七分在地”,地面部分要与其他传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相结合。特别是公路交通,更是低空经济应用的重要领域,要把安全有序的发展置于重要位置。低空经济为公路交通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和可能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需要基于分析总结低空经济赋能公路交通的现状和问题挑战,按照路空一体的发展方向,推进低空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应用。
▲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靳兵
靳兵就近期中央和地方出台的一些低空经济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提出空域开放是无人机物流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要加快制度供给,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拥有4C证的符合国家安全健康发展的快递物流、载人eVTOL、应急救援安全管控领域加大支持力度,对无证的,严厉打击,确保低空经济安全健康有序发展。要用科技创新解决安全问题。此外,低空无人机物流作为新兴产业,仍需加强安全管控。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方海
方海表示,交科院致力于低空交通领域的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低空交通在低空经济中处在什么位置;二是低空物流在低空交通中处在什么位置;三是从低空交通组织角度看,管控服务平台是否为必要的。只有回答好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为部、为行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空管专家周琦
此次论坛组委会主席由周琦担任。他表示,路空一体自2017年研究之初,便以低空经济与高速公路服务区结合为切入点,是先行者也是探索者,八年来取得的成绩令人欣喜。此次论坛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各位嘉宾共同探讨分析低空经济在公路交通的实践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为行业企业进一步拓宽思路,为加快推进低空经济与公路交通一体化发展贡献了具有引领性、前瞻性、战略性的观点见解和指导性、建设性的破解之道。
“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
共商高质量发展路径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日本城西国际大学教授、大连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名誉院长赵胜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次论坛特别请到了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日本城西国际大学教授、大连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名誉院长赵胜川。他详细介绍了日本无人机产业发展动态,以及日本2024年底发布的《低空产业革命路线图》。他强调,日本以“普及应用”“环境整备”“技术研发”为三根支柱积极推动低空产业发展,对我国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长聘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曲小波
“城市交通拥堵,源于动态需求与实际供给之间的矛盾。”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长聘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曲小波在主题发言中给出了城市低空交通的三维解决方案,并用“载具”“孪生”“管控”三个关键词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即面向出行场景的飞行汽车设计、跨尺度低空交通数字孪生系统以及面向低空起降场景智能化管控。
▲中国公路学会发展研究部副处长张晓璇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行业发展部部长曹静
中国科协2024年度全国学会服务国家战略专项《低空经济赋能公路交通研究》项目的牵头单位、中国公路学会发展研究部副处长张晓璇表示,公路交通拥有广泛的公路路域和沿路带状空域的基础设施资源优势,有交通基建运营、交通运输管理的行业经验优势,还有包括传统业务提质、新兴业态培育的丰富的低空应用场景,发展低空经济条件优越;另一家牵头单位代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行业发展部部长曹静,分享了关于以飞行汽车为重要代表的低空经济产业赋能公路交通的思考。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黎曦
▲苏交科集团民航分院院长魏文彬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南湖交科院首席战略官卞雪航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黎曦,苏交科集团民航分院院长魏文彬,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南湖交科院首席战略官卞雪航,则在《低空经济赋能公路交通研究》总体框架之下,分别以“低空经济在城市交通的产业发展路径”“低空经济在公路交通的产业发展路径 ”“低空经济赋能公路交通的推进重点”为题,从城市交通、产业布局和重点推进内容等角度对课题内容进行了专题汇报。
▲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5G网联无人机系统副总设计师、国资委《中央企业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周剑
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5G网联无人机系统副总设计师、国资委《中央企业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周剑结合近期工信部发布的《低空智能网联体系架构》(2024版),分享了对路空协同新型信息基基础设施的探索与实践经验。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总监杨宏斌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总监杨宏斌表示,路空协同立体交通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方向,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石。中国铁塔愿将通信基础设施的“高度”转化为低空经济的“速度”,助力路空协同立体交通高质量发展。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财政金融与审计研究中心副主任翁燕珍
自国务院明确将低空经济纳入专项债支持范畴以来,政策杠杆撬动效应显著,各地给予了极大关注。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财政金融与审计研究中心副主任翁燕珍对低空经济项目如何申请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财政资金支持进行了政策剖析,分析了市场化投融资情况,并结合典型案例提出当前低空济项目投融资谋划的主要思路和方向。
▲交通运输部第五届专家委员会(邮政组)专家委员、南湖交科院总工薛志刚
交通运输部第五届专家委员会(邮政组)专家委员、南湖交科院总工薛志刚表示,随着低空物流“干-支-末”新组网模式的推进,衔接路空协同“技术、标准、运行”的融合,低空物流按照物流流量流向的运行需求,构建低空“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的模块化体系,低空物流将会加速重构全球供应链的新格局,真正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数智交院低空中心副主任李亮亮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数智交院低空中心副主任李亮亮认为,“路空廊道”能够使地面交通和低空资源实现共建共享、一体使用,从而提升整个交通运输体系的效能,满足现代社会多样化的出行和物流需求。他介绍,浙江省正研究沿交通廊道布局低空航路,将探索以“1网(1个基础设施网)+1中心(1个“运管服”中心)+X个应用场景”为总体建设架构,谋划打造全省高速路空巡航一张网,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路空协同建设。
在交流讨论环节,来自中国电信、蜀道集团、亿航等单位和企业的代表,就共同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展开交流,气氛十分热烈。
发布行业倡议,共促路空协同
在现场嘉宾的见证下,《低空经济赋能公路交通研究》课题组、南湖交科院路空安全基石实验室、中国电信、中国铁塔、南京理工大学、交通信息融合与系统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蜀道交通服务集团、中交综合规划设计院、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杭千高速、浙江数智交院、西安公路研究院、四川滕盾、沃飞长空、四维图新、云圣、浙江氢航、迅蚁、金乙昌科技等2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倡议,签署《低空经济赋能公路交通高质量发展倡议书》。
倡议书提出:突出安全为先,坚持创新为魂,重在应用为本,坚持“利旧复用、正向研发、四网融合”的原则。同时向行业同仁、伙伴呼吁,以《低空经济赋能公路交通研究》课题为牵引,以路空一体行业应用为落脚,携手共进,紧密合作,共同构建“安全可控、标准统一、场景贯通”的路空融合生态,为低空经济赋能公路高质量发展,为交通强国注入新质生产力贡献更多力量。